第87章 官场暗事

新金瓶梅
新金瓶梅
已完结 淮安笑笑生

表面上看,西门庆与夏提刑似乎很铁。

一旦变成了上下级关系,还是会有许多磕磕碰碰。

作为人家的下属,应该全听上司号令。

可西门庆老大当惯了,不知道什么叫“唯唯诺诺”。

和许多新上任的官员一样,西门庆也想做几件好事。

可夏提刑眼里只有钱,谁送银子就向着谁。

而且人品还不好,有时收了银子也不给办事,搞得西门庆老是跟着背黑锅。

那天他刚到提刑衙门,便碰到了一件棘手事,刘百户因为盗伐皇木被抓了。

这可是件大案子,按律是要杀头的。

所谓的“皇木”,就是为了修缮皇宫选定的上好树木,任何人任何地方都不得动用。

刘百户是刘太监的胞弟,各方的情面不得不照顾。

果然,当天刘太监就找到了衙门,送了夏提刑二百两银子。

夏提刑银子是收下了,可事后还要向上参本。

西门庆有点不解:“长官,既然已经答应了,为何还要向上参本?”夏提刑手把胡子笑道:“这件事实在太大了,你我都捂不住啊。”西门庆只好问道:“那直接推掉不就行了?”

夏提刑手一挥:“既然他想送礼,你我还客气什么。”说完便要坐地分赃。

西门庆觉得不妥:“刘太监可不是一般人,人家是伺候过万岁爷的,这么做恐怕会惹上麻烦。”

夏提刑不以为然:“一个告老的太监,能有什么市场。”西门庆提醒道:“他在宫里行走几十年,朝廷能没几个人吗?要是去告上一状,你我还能有好吗?”

夏提刑一点不怕:“盗伐皇木是桩大罪,连他都脱不了干系。现在把他撇开了,已经是莫大的恩典。”西门庆有点不忍:“那干脆把银子还给他。”夏提刑自然不同意:“还什么,这是我们应得的。”

西门庆虽然没有再顶撞,但还想着怎么扳过来。

此事迅速传到了刘太监的耳朵,他连忙又给西门庆送了二百两。

西门庆没有那么贪:“刘公公太见外了。这点事还送银子干吗?下官会替您想办法的。”

刘太监不太相信:“什么办法?”西门庆小心点拨:“这林子原来是谁的?”刘太监有点糊涂:“是老奴兄弟家的。因为被定作皇木,自家便不能动了。”

西门庆继续诱导:“这片林子有多大?当初是怎么划分的?”刘太监有点懂了:“有上千亩地呢。沟南头属于皇木,沟北还是老奴兄弟的。”西门庆微微一笑:“他在何处伐的?”

刘太监长出一口气:“大部分都在沟北边,沟南边只伐了几十棵。”西门庆这才明说:“那条界沟是否很明显?”刘太监眼睛一亮:“天长日久的,基本上已经平了。”

西门庆继续问道:“除此之外,还有什么记号?”刘太监仔细回忆:“还有一根界桩,上面裹着黄绫。”西门庆立即起身:“你我不妨到现场看看。如果有可能的话,就往南边移一点。这件事您必须亲自去做,千万不能委派他人。”

刘太监一听眉开眼笑:“那自然,那自然。老爹都说到这份上了,老奴怎能再偷懒呢。”说完赶紧领着西门庆出门。

一路上是感激不尽,完全把西门庆当作恩人了

这片林子都是上好的松木,粗的一人都抱不过来。

远远望去,就像一片碧海似的。

等他们走到了近前,却感到丝丝凉意。

两片林子还连在一起,刘百户只是“间伐”。

那条界沟果然不明显,界桩也腐朽发黑了。

西门庆仔细看了几遍,发现南边还有一条水沟。

两人会心一笑,便把这条作为新界沟。

这样一来,刘百户不但能成功脱罪,林子还大了不少。

第二天西门庆到了衙门,便说是举报不实。

夏提刑有点吃惊:“不会吧,这种大案怎会弄错呢?”西门庆也没有多作解释:“长官没到现场看吧?刘百户都是在自家林子伐的。”

夏提刑自然明白,只好去走走过场。

刘太监做得非常逼真,他先把界桩小心起出来,又用同样粗细的树桩砸个眼,再把界桩塞进去。

包括已经朽烂的黄绫,都完好地包在外面。

事后刘太监对他感激不尽,非要送他二百两银子。

西门庆死活不肯要,最后刘太监送了他四十坛荷花酒,还有十几条糟鲥鱼。

这回西门庆不好再拒绝了,吩咐下人抬进西厢房。

至于这事是谁举报的,他们虽然没有追查,但都倾向于尚举人。

此前尚举人想买这片松林,出的价钱也比较合适。

但刘百户就是不同意,说尚举人是做棺材的,卖给他不吉利。

按理说,到此就可以结束了。

不管你怎么怀疑,毕竟没有真凭实据。

可刘百户心里不甘啊,认定是尚举人捣的鬼。

这老东西实在太阴了,生意不成竟然下此黑手。

那天他去法华庵进香,意外发现一位小姐。

那娇娇怯怯的小模样,实在是人见人怜。

刘百户也是好色之徒,便想着怎么弄到手。

结果他找人一打听,发现是尚举人的女儿。

这下他更加坚定了,可他并不是想娶尚小姐,而是想借此打击尚举人。

想要顺利达到目的,必须与庵里姑子勾连。

庵里首座他也认识,人称薛姑子,还去他家做过法事。

薛姑子乃是半路出家,早年在庵前卖炊饼,一来二去便和姑子们混熟了。

后来她丈夫死了,便干脆出家当了尼姑。

这倒不是被佛祖感化了,而是因为当尼姑比较轻松。

薛姑子是做小生意的,出家后思维也没改变。

大户人家都喜欢礼佛,不时会捐点素油、布匹什么的。

这可是条生财之道!

比上门化缘要省事多了。

想到这里,她便把想法与首座说了,建议对香客区别对待。

遇到大户人家的夫人、小姐,不妨请到内室喝点茶水,再摆点瓜果、糕点什么的。

东西好坏都是其次,关键能表达敬意。

这些夫人、小姐高高在上的,到哪儿都要搞特殊。

首座听了觉得有道理,便让她负责接待。

后来首座去世了,便把位置给了她,以便其宣扬佛法光大门楣。

别的僧尼太过死板,不知道怎么搞钱。

而薛姑子要活泛多了,脑子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。

出家人也想过得好点,太寒酸了别人也瞧不起,包括来进香的施主都会嫌弃。

当庵堂成为搞钱的平台,清规戒律便不再重要了。

只要你肯施舍银子,什么都可以做。

包括欺压良善,包括淫人妻女。

而这便是刘百户敢于开口的原因,他深知薛姑子的为人。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