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“甜”
新年在一部分人的热闹和笑声中拉开了序幕,也在一部分人的惆怅和惋惜中悄然行进,人来人往,相聚别离,归家远游,这短短的一个月里密集地上演着平凡又反复的人间百态。
期间袁小海去了一次县城。
奶奶知道袁小海舍不得花钱,没准真的会将就着穿那双挤了脚的鞋子,再者孙子那样老实,肯定不会讨价还价,她担心被商家坑,说什幺也要亲自陪孙子去店里买双好鞋。
袁珍听说哥哥要去县城,兴奋地也要跟着去。
小的要去,大的也得一视同仁,因此最终行程是奶奶领着三个孩子去了县城。
姐妹俩的压岁钱,除了妈妈给的,其它都得上缴,三婶同意她们决定那钱怎幺花,又另外给了这趟出门坐车的钱,大过年的,总该让孩子放松高兴一回。
县城里就算不赶集,街上每天都是热闹的。袁珍年纪最小,来县城的次数屈指可数,很快就被“繁华”的街道给吸引了,看到什幺好吃好玩的都要凑上去看,她也最是大方,信誓旦旦地说要请大家吃好吃的。
“好香啊!”经过一家西饼店时,天真的袁珍深深地吸了几口气,闻着味到了店门口,并且毫不掩饰心里的兴奋,大声呼唤着,“姐姐,这里好香,快来!小海哥哥,奶奶,快来!”
袁丽有些尴尬,妹妹的样子像从来没吃过蛋糕,连带着显得她也像个没见过世面的,她赶紧朝妹妹走近,心里期望妹妹说话能小点声。
袁小海倒是没这种顾虑,慢慢地走上前,敏锐地捕捉着他认为重要的信息。
一个两口就能吃掉的蛋挞,2元一个,还没巴掌大的甜甜圈,5元一个,铺着厚厚奶油的一小块蛋糕,12元一块,再看旁边的漂亮大蛋糕,168元起……
他心里大呼不妙……
袁珍看着橱柜里漂亮精致又散发着香甜气味的各式点心,一口一个“哇真好看”、“好想吃”,慢悠悠地把店里的货架逛了一圈,每个都想吃,拿不定主意。
店不算大,说话声稍微大些,店员和其它顾客都能听到。袁丽跟在妹妹旁边,怕她一个冲动伸手拿来吃,这些东西有多贵她也看在眼里,实在不是能随便买的。
奶奶同样在犹豫,他们在店里逗留的时候,有几拨人来了又走,大部分是带着孩子的家长。
孩子谁不爱香甜的零嘴,她家的孩子就不配吃吗?
她的视力不是太好,那店里又特意将价格标得很小,只好叫孙子帮忙看,听了价格又对照了实物,最终决定买几个蛋挞尝尝味道。
“姑娘,我们要买几个蛋达。”奶奶没在这家店买过东西,找到收银员说。
店员是个年轻的女孩,她有经验,知道有些人会读错那个“挞”字,所以在她眼里,“蛋达”和“蛋挞”就是同一种东西,她的态度也礼貌,微笑着说:“奶奶,您是要买蛋挞对吗?要几个?”
“就是那个两块钱一个的。”奶奶怕人拿错,特意强调了价格,“要三个。”
袁小海清楚奶奶只买三个是为了让他们几个孩子尝,没考虑她自己,他心疼奶奶的钱,也心疼奶奶只对晚辈好。大不了买双便宜鞋子,省出来的钱拿来补这差价,于是他跟着说:“买四个。”
奶奶知道孙子的意思,推说:“你们三个吃就行了。”
店员是会察言观色的,同时也是个会推销的,她挂着制式般的笑容说道:“买四个不如买五个,今天搞活动,买五送一。”
搞销售的都深谙心理学,就这一点小小的手段,总能轻易将普通消费者降服,奶奶略犹豫了一下,马上说了声“好”。
好事成双,刚好能让孙子孙女们一人分两个。
袁珍还沉浸在琳琅满目的花花点心上,袁丽却看见了收银处的场面,她忙拉了妹妹一把,说:“奶奶在买东西。”
袁珍擡头一看,立刻奔了过去。
“奶奶,说好我请客的,您买了什幺?”
奶奶正掏着钱,对着这个大方的孙女欣慰地说:“奶奶请你们吃,不用你掏钱。”
“不嘛,奶奶,我有钱,说好了的,我要请大家吃好吃的。”袁珍说着也从她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,拿出了那张五十的钞票。
“好,好,这孩子……那你来付钱。”奶奶让出一点位置,好让袁珍能到收银处结账。十块钱说多也不多,孙女坚持想做这件事,就满足她。
袁珍不仅得到了请客的成就感,也得到了香甜美食的满足感,几人里数她最开心,从西饼店里出来后她感觉浑身沾上了浓浓的香甜味,一个劲儿地闻自己的衣服。
那盒蛋挞按奶奶的打算,孙子孙女一人两个,最后袁小海硬给奶奶分了一个,袁丽给了妹妹一个,请客做东的人得到了最大份的香甜和快乐,一边吃得得意忘形,一边笑得快乐单纯。
殊不知,哥哥姐姐的快乐,早已不是一点甜甜的零食能轻易实现的。
祖孙几人闲逛了一段,接着进行这趟行程最重要的事——给袁小海买鞋子。
袁小海往常没逛过那些所谓的品牌鞋店,完全不了解价格,这回一看,他眉头皱得更紧了。
都说一分钱一分货,十分钱两分货,镇上七八十的鞋子他都嫌贵,这些有个牌子的鞋动不动就是两三百,挑哪双都让他肉疼。
奶奶也觉得太贵了,但她跟着来的作用不就是讨价还价嘛,她可不讲究面子,不在意被人嫌脸皮厚,店员们反复客气地说“店里不讲价”,她可不信,哪有不让还价的店,无非赚多赚少。逛了几家店后,她终于在某家店的清仓打折区里淘到了一双价格还算实惠、尺码又刚好合适的。
买到鞋之后,奶奶让袁小海换下了那双明显短了的旧鞋,直接穿新鞋离开了鞋店。
“这双比先前在摊子上看的确实好多了,鞋底看着结实耐磨。”走在路上,奶奶忍不住评价道。买东西之前为了好还价,顾客们往往拿放大镜挑东西的毛病,现在钱货两清,鞋子到手,她这才显露出对这双鞋子的满意。
袁小海看不出来区别,他只知道穿几个月就小了,没必要买贵的,只是听店员说这双鞋以前卖二百多,现在只花了八十,心里勉强好受了些。
“小海哥哥穿了新鞋,我要踩。”袁珍淘气地说。
“呵呵……好,给你踩。”袁小海换上了合脚的新鞋,心情似乎也愉快了,大方地伸出一只脚,送到袁珍跟前。
“好好的新鞋踩它做什幺?别调皮!”奶奶出声阻止,她听不得人说要踩孙子这种话,感觉不是好兆头。
“嘻嘻……我随便说的。小海哥哥的新鞋我不踩,别人穿新鞋我要追着踩。”袁珍嬉皮笑脸地说。
“没关系,哥哥的鞋只给你踩。”袁小海难得玩笑了一回。
“嘿嘿……那我真踩喽……”
奶奶看着大孙子小孙女玩闹在一处,孙子忧郁的脸上有了明显的笑意,她的心里也泛着暖。眼里的身影个头比她还高,可到底还是个孩子,嘴上说不要,真穿上新衣服新鞋,哪有不高兴的。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