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帝业如梦,历史上强权列国哪怕是雄兵横扫千里、国库富甲天下,
只要深宫中的人心出现裂缝,再坚固的江山基业也会一夜倾颓。
世人常言「红颜祸水」、「女祸亡国」,
仿佛嫔妃们只要多说一句话、争宠斗艳凶了点,就能葬送帝国的命脉。
然而女色不过引子,权势争夺才是真正的火种。
嫔妃乱政、外戚干政、骨肉相残,
这些潜藏的欲望和野心,往往比十万铁骑更能摧毁江山。
历史的洪流不会停歇,也不会重演。
若客官愿意听,这便是发生在北昭末年的一段隐秘往事——
从一位被打入冷宫的妃子开始,牵引王朝命运的暗流已经悄然涌动。
昭元王朝,开国至今百余年,
版图广袤、百姓安居、岁稔年丰,可谓国力鼎盛,声威远播。
先帝昭武帝,铁血征战,足迹遍布四方,开疆拓土,平定边疆外族,创下了空前的盛世。
而当今的圣上,昭明帝,继位多年推行仁政,广纳贤才,亲自理政,为国民所爱戴。
然而,昭明帝的年岁已高,龙体逐渐衰弱。皇宫内外,无数事务决策已逐渐交由大臣处理,
与此同时,后宫内的嫔妃子嗣繁多,太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,
各方势力皆心机重重,想借着宫中争宠,借此攀附上位。
朝阳初升,晨光斜洒进后宫深处一座幽静的偏殿,映出斑驳的朱漆与半掩的雕花窗櫺。
此处名为惜华殿,位处昭元宫城最西隅,如同它的名字那样,仅存些残花旧梦之意。
水汽弥漫在内室的屏风之后,铜鼎中燃着银丝般的艾草与白梅,香气清冷。
那是一种过于素淡的味道,仿佛刻意要与后宫的繁华绝缘。
泉水徐徐注入池中,映照着一抹婀娜的身影。
一名妃子的素白薄纱滑落于池边,轻垂入水,如浮絮般随水波摆动。
她低垂着眼睫正在沐浴净身,动作从容而安静。
眉目在水气与光影间若隐若现,带着一股沉静的韵味,
那不是新进嫔妃那种不谙世事的娇憨,也不是受宠之人常有的张扬光彩,
而是被冷落过,却还未凋零的端丽。
这个妃子,正是这场命运漩涡的起点——
她名叫苏婉婉,当年进宫时不过十七岁,没有家族背景,没有美名传世。
时值承历二十九年,天气比往年冷得早些,长安京城初霜乍落飞檐覆着银白。
那日是昭明帝六旬大寿,皇城大开金銮,四方进贡、万民同庆。
她作为成都地方献礼的才女进京表演。
当晚她身著白纱翩然起舞时,舞姿中带着寒凉与柔韧,
如雪中白梅般清冷,却不易凋零。
那场舞,从练习到入宫,她早已演练过无数遍。
甚至被选入献艺名单,也都是她悄悄促成的局。
皇帝饮得酩酊,见她舞姿轻盈,便龙心大悦,一纸圣旨封为「采女」。
家乡所有人都说她命好一夜飞黄,
然而不过三日她便被打入冷宫。
她很清楚:圣上年迈,妃子成群,
哪怕侍寝百回,也只是无权无势的嫔妃,哪谈得上什么母仪天下?
最多不过封个「婕妤」、「才人」的名号,连贵妃都遥不可及。
像她这样没有背景、无门无派的女子,若是傻傻求得圣宠,即便误打误撞诞下一子,
也只会被其他贵妃视为眼中钉。说不定在满月前就夭折,
她怎会不知道这后宫的残酷?
在皇上召宠她那夜,她故意装作不谙房事,
反应冷淡如冰、举止生涩,连喘息都略带抗拒,
令他兴致扫尽、转身而去。
「不解风情。」
翌日,宫人传来皇上的谕令,随即将她贬入惜华殿,形同冷宫。
后宫中的贵妃们看她冷淡寡言,许多人就笑话她:「又是个不识规矩的乡野丫头。」
宫人们也替她惋惜命薄、天姿不再。
但她站在惜华殿寂静的院中,看着墙角初绽的寒梅,心中却极为平静。
只有她自己知道,这正是她要的局。
宫中之人只看权势与恩宠,谁会防备一个被弃置的无依女子呢?
她轻抚腹部,目光如水。
「幸好……那晚没让他留下龙种。」
若真留了龙种,便等于将自己锁进命运的牢笼,她不要那样的命运。
她想要的,是能与天下共享权力的未来。
为此她要将赌注下在未来的皇帝——那个最有可能登上帝位的男人身上。
成为他的女人,生下他的嫡长子。
如此那个孩子将来才会成为下一代的天子,
而她,才能真正成为这王朝母仪天下的皇太后。
-To Be Continued-